9月10日,科學家們在控制中心工作。
前所未有的實驗或許也將意味著前所未有的困難,繼早前的黑客侵入事件與電力故障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9月19日
因氦泄漏導致的“熄火”故障問題又超出了科學家原先的估計。當地時間23日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原本預計停工兩個月的強子對撞機將最少“冬眠”至明
年3月底或4月初。 泄漏一噸液態氦
19日,大型強子對撞機加速隧道的第三段至第四段,即介乎“大型離子撞擊實驗探測 器”(ALICE)與“緊湊介子線圈探測器”(CMS)之間,在嘗試進行達到5萬億電子伏特的運行時發生氦泄漏,導致對撞機“熄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初 步調查顯示,氦泄漏故障極可能因為兩塊磁鐵之間的電連接部件出現故障而引起的。
按照對撞機的工作原理,對撞機在操作時的內部溫度僅為零下271.3攝氏度, 以達到無電阻狀態,方便質子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通行。但故障發生後,對撞機的冷卻係統泄漏出大約1噸液態氦,致使對撞器末端的近100枚磁鐵溫度迅速上升到 100攝氏度,導致對撞機發生嚴重“熄火”故障。
冬季例行保養
事故發生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原本預計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修復並重啟對撞機。但經過進一步討論後,該中心宣布,對撞機最少要“冬眠”半年。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專家指出,為了排查故障,工作人員必須升高機器的溫度,這個步 驟最少需要3至4星期的時間;修理故障後,要將機器降溫至工作必須的冷凍溫度,同樣需要4周的時間。而到了12月,對撞機因“安全原因”需要關機進行冬季 保養,專家說,這個步驟是“必須的”。因此,“沒有必要”在兩個月以後馬上重啟對撞機。
保養期過後,對撞機要恢復到此前的工作狀態,還將需要好幾個星期的時間,所以,對撞機將最少到明年3月底或4月初才能重開。
故障發生時機“令人遺憾”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強子對撞機,位于日內瓦附近瑞士和法國交界地區地下100米、總長約27公裏的環形隧道內,前後花了12年時間建造,建造費用高達37.6億歐元。
9月10日,科學家將第一束質子注入大型強子對撞機,成功完成首次貫穿測試。按原計劃,對撞機本周將實現質子束的首次對撞。科學家預計,兩個強子束(質子或者鉛離子)在高能狀態下以接近光的速度和力量正面相撞時,將產生巨大的反應能量,堪比宇宙大爆炸。
新聞鏈接
對撞實驗“好事多磨”
1.黑客入侵
在9月10日對撞機啟動當天,一群自稱“希臘安全團隊”的黑客攻破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旗下的網站cmsmon.cern.ch,留下了包含“別惹我們”等字句在內的大量留言。
他們還侵入了對撞機“緊湊介子線圈探測器”的電子計算機係統,在係統中插入6個文件,並損壞了原係統的1個文件。據悉,黑客這次入侵距離這個探測器的計算機控制係統僅“一步之遙”。
2.電力故障
9月17日,對撞機因冷卻係統一臺30噸重的變壓器發生故障而被中止運行,工程人員18日更換了變壓器,令對撞機重新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