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遇到倒楣的事,就是進場好時機」
他是「危機入市」的執行者,他的觸角放在全世界,
凡是有機會的地方,就有阿瓦里德王子。
研究他的投資組合,研究他的投資,必將成為巴菲特之後的另一門顯學。
我若在生意上犯了錯,那不會只是個小小失誤,而是大錯特錯。
賠掉一萬或一百萬美金都算是失誤,但賠上兩、三億美金,就是大錯!──阿瓦里德王子
在地球上,任何一宗大買賣都逃不過阿瓦里德的眼睛。」
巴菲特:「人們叫我『美國的阿瓦里德』,這真是大大的讚美。」
到底,誰是阿瓦里德?
一九九一年,他出手拯救陷入困境的花旗銀行,從此在華爾街打響名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甚鉅的投資人。
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他立即飛往紐約捐贈一千萬美元,後來雖遭紐約市長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婉拒,卻讓世人從此認識了這一號人物。
他是阿瓦里德王子,出身沙烏地阿拉伯皇室,卻憑一己之力與獨特的商業洞見在千禧年後擠身全球前十大富豪之一。他的生意規模無人可及,幾乎所有你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他都投資有份──不論是金融、飯店、媒體、科技、零售、農業或食品。
本書披露現在擁有兩百多億美元財產的阿瓦里德,如何在八○年代從一筆三十萬美元的銀行貸款起家,到今日擁有一座涉足許多世界知名品牌的商業帝國,包括花旗銀行、中國銀行、蘋果電腦、HP電腦、柯達、摩托羅拉、亞馬遜網路書店、eBay、新聞集團、時代華納、歐洲迪士尼、四季酒店、巴黎喬治五世飯店、百事可樂、福特汽車等,獲西方世界將之與投資大師巴菲特相提並論。
在這本經阿瓦里德授權的獨家傳記中,作者以貼身的觀察,遍訪其工作伙伴以及與他長期往來的國際企業領導人,首度在世人面前揭開這位商業奇才的神祕面紗,內容包括:
*獨特的家族歷史
*成功的動力來源
*如何拯救困頓中的大企業,例如美國金融巨人花旗銀行、歐洲迪士尼
*投資的頂尖品牌,如四季酒店、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新聞集團、蘋果電腦等
*獨家的投資理念、策略,以及讓財富倍增的方法
關於阿瓦里德,他們這麼說: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當我(與阿瓦里德)談到之前合作過的一些企業時,我才發現,它們不是歸他所有,就是至少有一半是他的。」
全球媒體巨擘梅鐸(Rupert Murdoch):
「阿瓦里德真的是條變色龍……他聰明又善於分析,有放手一搏的決心,以及反市場其道而行的勇氣。」
花旗集團的執行長珊佛.威爾(Sanford Weill):
「他是一個思緒清楚的人,花在思考上的時間比我們所有人都多。他也是個很好的聆聽者與有力的好伙伴,眼光又深遠。 」
加拿大四季酒店集團主席伊薩多.夏普(Isadore Sharp):
「我敢說沒多少人像他這樣,對事情兼具長遠的眼光與使之成真的欲望……他在沒人看好的地方創造了價值……。」
-----------------------------------------
他就是──阿瓦里德。
我最初的計畫是對王子進行電視專訪,並做成文字報導,但沒多久,這個計畫演變成為他撰寫一部由他授權認可的傳記。過程中,我聽說了許多蜚言流語。有人說他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特務,有人說他專為其他的有錢人洗錢,還有人說他是那種曇花一現的投資人,因為壓對了寶,靠著投資花旗銀行而擠進全球富豪排行榜。
幾經考慮之後,王子同意讓我接近他的生活,在他身邊跟著他的團隊一起活動。這是一項難得的機會,可以以第一手報導的方式觀察王子的生活,親眼看見他如何打理他的生意,在那些富商雲集的會議中聽見他們輕聲討論的聲音,還能一窺其皇宮與遊艇的真面目,並有機會見到那些在王子成功前便與他相識的面孔。這樣難得的工作機會,是我這種新聞工作者無法抗拒的。
與他相處的這段時間,啟發了我這本書的書名*。在這段時間裡,我了解到他的名字「阿瓦里德」儼然已成為一個名牌商標。「阿瓦里德」(Alwaleed)是對他的名字「瓦里德」(Waleed)的尊稱。但是大多數的阿拉伯人一聽到「阿瓦里德」,都知道那是在說「阿瓦里德‧賓‧塔立爾王子」。
在採訪過程中,我也很快就發現工作是他的生活重心。他能成為身價數百億美元的富翁,靠的是他經營的生意,皇家血統只是他工作之外的另一種身分。因此,我才會以「商人」、「億萬富翁」、「王子」這樣的順序排列書名中的三種身分。
跟隨阿瓦里德身邊超過一整年的時間,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他常常搭著噴射客機在全球各地奔走,一天內巡迴好幾個國家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不過,在這段時間,我也有機會看到王子工作與娛樂時的真實情形。不用多久,我就體會到他的故事將會十分特別。
有許多與阿瓦里德王子相關的事,都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由於其他人都跟不上他過人的敏銳思考,所以他雖然不時感到失望,卻也因此磨出了好脾氣。他的天性外向又好交際,但高處不勝寒,為防有心人士覬覦他的財富,他不得不收斂起自己的天性。在事業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事必躬親,但相對的,工作之外,他與自己的一對子女卻可以保持輕鬆而親密的關係。
世人長久以來都以「宗教狂」與「恐怖分子」這樣的刻板印象來看待阿拉伯人,或認為阿拉伯人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油元暴發戶。長年以來,這類的刻板印象讓阿拉伯人深受其苦。在七○年代「黑金熱」爆發的時候,許多富有的阿拉伯人帶著滿滿的荷包擠爆了倫敦、巴黎、日內瓦或紐約等都市的精品店,拿大把鈔票購買華而不實、品味不怎麼樣的精品,凡此種種的確都是在扯他們自己的後腿。這樣的印象,要很久才會從人們的心中消失。即使新一代的中東青年接受過高等教育、見識廣闊,也能夠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與品味,世人對他們的印象卻依然停滯不前。
沙烏地阿拉伯國內確實有許多需要改變的地方,現在就連沙烏地國民也有這樣的自覺,並開始認同改革。阿瓦里德王子也越來越投入領導改革的工作。二○○ 三年以前,他一直否認對政治有任何興趣,如今卻直言自己扮演社會與經濟改革者角色的可能性,甚或擔任撮合東、西方世界交流的橋樑。
時下阿拉伯與西方世界之間的關係可謂十分緊張。信奉伊斯蘭的國家常會被世人以異樣的眼光看待,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嚴重。而在多數阿拉伯國家的眼中,美國則被視為恃強欺弱的流氓。堅守保守路線的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上台後,美國對中東地區發動一連串的軍事行動,更讓雙方的關係雪上加霜。
雙方拒絕對談的結果,不但使得情勢變得更為緊張,同時也幾乎破壞了所有人的生活,並拖垮全球經濟。
阿瓦里德王子身為美國經濟體系裡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人,不但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也在盡力為雙方消弭歧見。過去這一年間,我看到王子的人生方向有所轉變;儘管他對生意的熱誠比過去來得更強烈了(本書將提到他這股熱誠的原點),但在此同時,他也開始成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與慈善家。
為何你會對阿瓦里德王子有興趣?
這麼說吧,這些買東西從來不必看標價的人──就算東西價值幾百萬美元也面不改色──總是帶著一種神祕的氣息,而且搭飛機遊走世界的生活似乎帶著某種浪漫的色彩……然而,很少有人看到在背後支撐著這種生活的機制。這些事絕對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我們生活在一個猜忌的世界,不同文化與宗教之間的隔閡不僅日益加劇,對於彼此也是戒慎恐懼。
正如我所說的,阿瓦里德王子除了擁有龐大的財富之外,他更是一個獨特而不可多得的人。他的身分跨越了分隔兩個世界的圍籬:圍籬的一邊是有著沙漠、帳棚、駱駝與背著來福槍的游牧民族貝都因人的世界;另一邊則是分秒必爭,弱肉強食的華爾街世界,那是屬於穿著條紋襯衫、坐著禮車、手持金筆等著簽下大筆交易的金融家世界。
------------------------------------
作者簡介
康立茲(Riz Khan)
知名獨立播報員與新聞工作者。曾在「有線電視國際新聞網」(CNN International)服務長達八年,為該台主持招牌節目「康立茲問答時間」(Q&A with Ritz Khan)。許多世界領袖與名人都曾在這個廣受歡迎的節目當中接受過他的訪問,包括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達賴喇嘛(Dalai Lama)、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聯合國前任秘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nan)、美國暢銷作家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影星李察.吉爾(Richard Gere)等。為CNN工作之前,曾任「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世界台」(BBC World TV)的主播。成為國際新聞工作者後,進行了一系列與中東有關的紀錄報導。
-----------------------------------------
其他報導
阿瓦裡德之謎
中東的「沃倫﹒巴菲特」
提到沙特阿拉伯,人們自然會聯想到該國豐富的石油儲量、富裕的沙特阿拉伯人。但是,很少人會將沙特人與精明的生意人、金融家掛上號,畢竟該國人民生活富裕、悠閒,似乎與艱苦奮鬥根本搭不上邊。其實,沙特不乏生意人、金融家和創業家,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就是億萬富翁阿瓦裡德王子。這位沙特王子目前身價估計達200億美元,稱得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有錢人。近期,他還公開聲稱非常看好美國金融市場,加大對網絡股的投資。他的發言一度受到華爾街的關注,可見其在金融市場上的地位。
阿瓦裡德王子現年43歲,其母親是黎巴嫩第一位首相的女兒,其父則是沙特的一位親王。阿瓦裡德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才華,14歲時開設了屬於他自己的一家公司並自任公司主席,31歲時已成為一名億萬富翁,2000年《福布斯》雜誌的評選結果表明他擁有的資產排名全球第六位,這份榮譽在阿拉伯國家無人可以媲美。這既是沙特阿拉伯的驕傲,又給沙特阿拉伯帶來了幾許難堪。畢竟該國王族素以奢侈、鋪張浪費聞名,而現在出了一位生活簡樸、靠自己努力工作及聰明才智獲得成功的王子,讓世界刮目相看。
各種讚譽從世界各地傳向沙特,阿瓦裡德簡直成了一位偶像。在金融市場上,他被視為「亞洲的沃倫﹒巴菲特」,這是對他作為一名能夠發現市場低估股票並進行投資的國際性長期投資者的真實寫照。特別是《福布斯》雜誌將其描述成全球最精明的投資者,稱其到2010年將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生意人。
阿瓦裡德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精力充沛、善於交談。在其利雅德的辦公室裡,一大群受過高等教育、明顯崇拜他的工作狂們圍著他團團轉,完成他提出的各種任務﹔在沙特之外,阿瓦裡德充分運用他的財富和王族血統在全球政府領導和企業家們之間構建了一張關係網。
然而,阿瓦裡德的「王國」始終給人一種神秘感。《經濟學家》對阿瓦裡德本人及其同事進行了採訪,調查了他擁有股份的許多公司及翻閱了他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材料,由此產生了關於阿瓦裡德的兩大疑點。第一他是否是股市投資者中真正的成功者﹔第二他的絕大多數財富是否來源於土地交易。
投資花旗 一舉成名
在本世紀90年代期間,阿瓦裡德王子的商業帝國以驚人的速度和規模實現了擴張,其業務領域也遠遠超出了沙特阿拉伯國內。同時,其投資領域相當廣泛,有一種兼收並蓄的態勢。阿瓦裡德擁有股份的公司包括媒體、電信、信息系統、銀行業、零售業、房地產、娛樂業及酒店管理等,此外他還與一些投資者進行合作控股了許多豪華酒店。如此分散化的投資方式,實際上反映出阿瓦裡德王子是一位善於討價還價、好於促成交易的生意老手。但是,在沙特境外的投資項目中,阿瓦裡德王子通常保持低調,其角色也明顯處於被動。畢竟,他最大、最重要的優勢是他的財富,他隨時隨地可以調撥的大量現金資金。一旦世界上有哪家公司遭受融資方面的危機,阿瓦裡德王子是世上屈指可數的幾個私人投資者,能夠隨時開出一張金額高達幾億美元的支票。作為一個大投資者,阿瓦裡德王子也像普通投資者一樣,希望能夠與其投資參股的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接觸,並希望能夠享受一名股東應該擁有的權利。這種將能承受高風險與積極參與相結合的投資理念往往會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投資回報。
阿瓦裡德王子首次在國際金融舞台上亮相的場合是作為花旗集團的一位國際投資者,這次參股花旗集團是阿瓦裡德王子精明的明證。事情是這樣的,1990年的秋天,作為當時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花旗銀行正面臨極度的資金短缺危機,形勢十分嚴峻。由於對房地產貸款項目的壞帳不斷增加,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敦促花旗銀行必須增加其銀行自有資本和存款儲備金,以增強銀行的資本實力。然而,花旗銀行試圖通過投資人募集10億美元的計劃處於泡湯邊緣。花旗銀行已經搖搖欲墜了,金融市場上更是花旗破產的謠傳四起,花旗銀行的股票價格一路下挫。在此危急關頭,阿瓦裡德王子像一位救世主一樣挺身而出,儘管此時的他在國際經濟、金融界鮮有名氣,但是他一出手就讓人刮目相看。到1990年底,他共購買了花旗銀行當時普通股總額的4.9%,共計2.0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股份並未按照他本人的法定身份購買。1991年2月,海灣戰爭爆發,美國軍隊入駐沙特阿拉伯,戰爭隨時可能打響。阿瓦裡德王子再次出資5.9億美元購買了花旗銀行新的優先股,並以每股16美元的價格轉化為普通股。如此一來,他在花旗銀行的股份又增加了10%,其總股份一舉達到 14.9%。作為一名金融市場上的新手,阿瓦裡德王子的這一投資行動和投資時機的把握著實讓一些老手也大吃一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花旗銀行度過資本危機2周後,一批國際投資者大舉出動,一下子認購了近6億美元的新優先股,不久之後花旗銀行的股價開始反彈,到1994年該銀行的股票價格甚至出現了飆升行情。阿瓦裡德王子一舉成為金融界的一顆新星,投資花旗銀行使其名利雙收。
「會買不會賣」的富豪
花旗銀行的案例是阿瓦裡德投資理論獲得巨額回報的典型案例,可是這類案例畢竟是極少部分。從整體上看,阿瓦裡德王子在沙特境外的其他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則不盡如人意,其收益率幾乎達不到當地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根據《經濟學家》最樂觀的估計,阿瓦裡德王子1992年以後投資股市的20億美元,現在可能已經漲到28億美元。如果他是一位美國共同基金的掌門人的話,那麼他的這一業績只能排在該行業的倒數幾位。作為全球公認的最精明的投資者之一,阿瓦裡德的這一戰果確實讓人大失所望。因為同樣作為頂級高手之一的沃倫﹒巴菲特,其獲得的投資回報率比阿瓦裡德整整高出3倍。
導致阿瓦裡德王子陷入泥潭的投資項目也有一些,其中特別糟糕的一個項目是購買在巴黎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歐洲迪斯尼公司。由於1994年歐洲迪斯尼公司出現經營危機,股價大跌,為拯救這家公司,阿瓦裡德再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然而這次卻不那麼幸運,致命的判斷錯誤將「救世主」也深深地拖下了水。歐洲迪斯尼公司前景黯淡,阿瓦裡德的投資按面值計算已經下跌了25%,而同期法國巴黎證交所的綜合指數卻翻3倍。此外,阿瓦裡德王子購買的Saks、好萊塢星球公司及普羅頓公司的股票價格走勢都落後於當地股票市場的走勢。
更另令人不解的是,阿瓦裡德王子儘管以掌握何時入市而聞名於世,但是在何時拋出這一點上卻不盡人意。例如1998年4月期間,花旗銀行宣佈將與一家保險公司旅行者集團進行合併,此消息一出,花旗銀行股價立刻飆升創下了最高價,阿瓦裡德在花旗銀行的股份按當時市場價格計算達到了76億美元。問題是,阿瓦裡德沒有將這些花旗股票拋售,隨著花旗集團及其他銀行類股票價格的大幅下跌,按照目前花旗集團的股票市場價格計算,阿瓦裡德原先的76億美元現在只有近61億美元,整整縮水21%。
阿瓦裡德王子對此卻不以為然,因為他的所有投資都是長期性的。比如,花旗集團會「再次起飛上升」,而歐洲迪斯尼公司則需「耐心等待」。奇怪的是,這一切也根本無法動搖阿瓦裡德王子崇拜者對其的仰慕信念。這可能是因為阿瓦裡德王子的顯赫聲譽是建立在其投資的巨大規模之上,而不是其投資的業績究竟如何。
收入從何而來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圍繞著阿瓦裡德王子的第二大疑問,即整個90年代,他從投資中賺的錢根本抵不上他的支出,那麼他的錢到底從何而來呢?帶著疑問讓我們回頭再看阿瓦裡德在花旗銀行的第一筆投資。這位沙特王子自稱這筆資金全部來自於他個人的基金,他在1979年從其父親處獲得了3萬美元的貸款後開始進行投資活動,同時他將其父親贈予他的一幢房子抵押出去,籌資403美元。此外作為沙特王子,他每月還有1.5萬美元的津貼。所有這一切似乎足以證明阿瓦裡德王子在1991年能夠承受花7.97億美元投資於花旗銀行的風險。
根據美國銀行法的有關規定,任何一個投資者一旦持有任何一家美國銀行10%以上的股份必須徵得聯邦儲備銀行的批准。儘管這一規定旨在保證美國銀行系統的安全,但是實際上意義不大,例如1982年由沙特人利用現已倒閉的國際信貸商業銀行非法收購美國第一銀行就是一個明證。1991年底,在暫時放棄部分股東權利之後,阿瓦裡德王子就其在花旗銀行擁有14.9%的股份向美國聯儲銀行遞交了有關申請文件。按照慣例,這類申請文件在60個工作日內就會得到答覆,可是這次卻拖了14個月之久,而美國聯儲也沒有給予明確答覆。
阿瓦裡德稱,直到1993年,他才得到「口信」並撤回了申請文件,與此同時拋售了其在花旗銀行的部分股票,使其擁有的股份低於美國規定的10%。如果這些拋出的股票放到今天的話,估計可值18億美元,而當時出售時因花旗銀行股價尚未反彈,這些股票只賣了3.64億美元。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是迄今為止惟一一家對阿瓦裡德王子進行過公開調查的監管機構,該機構對為什麼沒有批准阿瓦裡德的申請並未出任何評價。然而,各種跡象表明阿瓦裡德王子是被迫出售股票的。也只有他自己本人才清楚究竟在哪兒出了錯,他必須按照美國的遊戲規則參與各類投資活動。而且在拋售股票時,他將持有股票權恰恰保留在法律規定的最上限。
尋根究源疑點不少
花旗銀行事件只是問題的開頭。從1990年起這位傳奇王子的「帝國」已經花費了大約45億美元,而他很少出售任何投資項目,也否認他的財產來自於遺產繼承或贈予。那麼資金究竟從何而來呢?按照常理,他可能的資金來源將會有四個渠道:①為他人管理的基金﹔②借款﹔③投資收入所得﹔④貿易利潤。
中東投資者一般喜歡在幕後操縱,沙特王族的成員也不喜歡在公開場合亮相,他們在外國公司擁有的大量股份往往帶有一些政治含義。但是,阿瓦裡德王子在向美國監管部門遞交的申請文件一直是堅稱他的所有投資資金都是他本人的,因此不存在為他人管理基金的可能。
至於借款呢?當阿瓦裡德購買酒店時,他往往以借款方式而不是其已擁有的現金,因為這可以減少其稅收支出。還有一次,他甚至將股份作為擔保物購買其他公司的股份。但是,阿瓦裡德及其顧問都堅持認為他們並不願意多借債務,而在向美國監管機構上報的申請文件中也堅稱不傾向於借款。
這樣看來,投資收益和貿易將是阿瓦裡德資金的主要來源了。他在沙特阿拉伯以外的投資部反映出他要求長期資本增長最大化的慾望,而不在乎投資收益。那就是為什麼他自稱去年的國際投資收益只有1.08億美元的原因。
沙特王子來自上市的國際風險投資的收益也只有約3500萬美元,他在一家阿拉伯衛星電視網絡和一家雄心勃勃的電信公司都收入頗豐,但是這兩家公司至今沒有一家分過紅利。儘管他還擁有一些房地產和酒店,但是這像其他酒店擁有者一樣,通過酒店獲得大量收入可能性不大,其利潤至多來自於出售時的資本利得。而阿瓦裡德不僅不出售其酒店,相反還在大興土木,目前就有7家酒店在建設之中,在巴黎的一家酒店已經開工達18個月之久。
現在只剩下沙特王子在沙特國內的生意和投資尚未分析。目前,他在國內三家上市公司擁有主要股份,即一家銀行、一家食品產業的大集團及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可是,這些投資相比而言是一些較小的投資項目。按照去年的價格,即使全部出售這些股份其收益也不過3000萬美元左右。
那麼,如果將阿瓦裡德王子上述的全部財產統統加起來,該會有多大的資產額呢?根據1999年的數據,他全部資產大概為143億美元,其在沙特阿拉伯以外的投資共有110億美元,其在沙特的投資項目值7億美元,同時他還有11億美元的現金。這筆共價值128億美元的投資額為他帶來的收益為2.23億美元。
事實果真如此嗎?沙特王子自己估計他去年的投資收入約為5億美元。照此計算的話,阿瓦裡德143億美元中扣除128億美元投資後剩下的15億美元的資產至少要為其掙得2.77億美元。看來其令人不可理解,因為這15億美元的資產尚有一部分是根本不會帶來收益的宮殿、飛機及遊艇等。就像所有百萬富翁一樣,阿瓦裡德王子還會是一個低估自己財產規模的人物。他對這筆大額投入的解釋是,他是作為一家外國公司的代理人,通過買賣利雅德市附近的土地交易賺取大量收益的。然而,按照正常的生意操作,代理商不可能獲得如此高的利潤。阿瓦裡德王子自己也承認利雅德的房地產市場最近幾年來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之中。一切錯誤只能用神秘解釋。
如此看來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阿瓦裡德王子向媒體公佈的財產狀況是有問題的。他要麼尚有未公佈的有價值的收入來源渠道,要麼其收入不超過5億美元。
那麼前幾年的情況又如何呢?除了他在90年代在沙特阿拉伯國家以外股市上淨投資的25億美元以外,他還有一些酒店、辦公大廈及電信行業的多項投資。儘管這些項目的投資額很難精確地計算出來,但是至少有10億美元左右。同時,阿瓦裡德自稱隨時可調用10億美元現金,每年向慈善機構至少捐助1億美元。
簡而言之,在整個90年代阿瓦裡德王子共支出了約45億美元,這筆支出額遠遠超過了同期經確認的投資收益額。他的解釋是大部分錢是在80年代中後期通過買賣地產獲得的。
奇怪的是,在沙特沒有任何公開的記錄可以證明存在這些地產交易,也沒有資料證明阿瓦裡德王子是當時房地產業的佼佼者,他也沒有提供當時交易的具體例子。根據當時在海灣地區工作過的人員介紹,1986年至海灣戰爭爆發期間,該地區的房地產業一直相當平靜,根本沒有大起大落的大筆交易。
另一個疑點是,阿瓦裡德十分喜歡在公開場合曝光。然而,他是在1988年以1000萬美元購買沙特聯合商業銀行的股份之後,才成為沙特的人物。因此,如果在此期間確有大額地產買賣,那麼阿瓦裡德早就該出名了。不管阿瓦裡德王子的地產交易歷史究竟如何,有一點則是明白無疑的,這裡面有無法公開的隱情。
同時,他也稱現在再通過地產交易賺大錢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果真如此,那麼原先幫助他名利雙收的現金動力似乎已經耗盡了。也許他由短期的地產交易商轉變為一名股市的長期投資者正是出於上述原因。這是解釋了為什麼他在過去一段時期內沒有作出很大數額投資的原因。
雖然世人對阿瓦裡德王子的財富抱有一絲懷疑,但是沙特王族需要的不僅是他的個人財富,更需要一位英雄人物般的沙特王子。
畢竟在外人看來,沙特王室帶有一層神秘的面紗,沙特王室成員的生活過於舒適、奢侈,沙特王室成員的觀念略趨保守。阿瓦裡德王子的出現似乎可以使世人看到沙特王室的開放、智慧和成功的一面。
所以,儘管阿瓦裡德王子公佈的收入和資產數據前後矛盾,但是作為沙特王室新的形象代言人,他的所有神秘只能用王室內部的秘密需要加以解釋了。
《國際金融報》 (2000年12月18日第八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