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新聞可以跟
新可樂定律的報導作比對參看。
KJGCSdk 科技觀察室發佈時間:2011-05-18 10:50:56
在今年的飲料市場,非常咖啡可樂無疑是最大的亮點。娃哈哈通過電視廣告、平面廣告,以及軟文的炒作,不斷地進行推波助瀾,使非常咖啡可樂出現了喜人的熱鬧景象:
北京,2個小時之內,幾百箱非常咖啡可樂被一搶而空;
新疆,幾千箱非常咖啡可樂一到站就被立刻售罄;
某國際知名連鎖超市的CEO看到樣品,提出要包銷非常咖啡可樂……
然而,短時的成功,並不能預示未來的輝煌。未來的成敗,取決於品牌戰略的正確與否及其執行的情況,也取決於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而目前的非常咖啡可樂恰恰陷入了戰略誤區,因此也就為其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憂。
非常咖啡可樂的戰略之誤
讓我們先看看非常咖啡可樂的報紙廣告,然後再對其分析:
咖啡的香醇+可樂的刺激:解喝!雙倍提神!
無限誘惑:當咖啡遇到可樂,如浪漫遇到激情,創意無限伸展,快樂如影隨行,咖啡可樂,完美演繹非常的味蕾享受!
娃哈哈非常咖啡可樂,創造性地將咖啡和可樂有機結合,讓咖啡的濃郁在浪漫與激情的碰撞中演繹出一場解渴和提神的味覺盛典。
廣告的語言很唯美,也讓消費者對咖啡可樂這一新品充滿期待,但卻難掩品牌其競爭戰略的缺失。
失誤之一:非常咖啡可樂的顧客是誰不明確
從產品的功能看,咖啡可樂有兩個作用:解渴與雙倍提神。所有的人都會出現渴飢這一生理狀況,也就是說,非常咖啡可樂面對的是所有的人,但所有的飲料都有解 渴的功能,那麼,解渴這一功能在廣告中出現就是多餘的了。咖啡可樂必須告訴消費者是,為什麼要選擇咖啡可樂的理由。理由是什麼?是可以雙倍提神?那麼,非 常咖啡可樂的消費者,就是需要進行重度提神的人?進一步需要考量的是,這是些什麼樣的人,這一群體有多大?顯然回答是不容樂觀的,因為這一群體太小絕對支 撐不起非常咖啡可樂的未來。這個問題,娃哈哈不能不清楚,但她卻最終沒有對準一個明確的消費群體,也就是說她沒有搞明白咖啡可樂的目標消費者到底是誰。
失誤之二:嘗試產品的誘因不是品牌戰略
「當咖啡遇到可樂,如浪漫遇到激情」,「讓咖啡的濃郁在浪漫與激情的碰撞中演繹出一場解渴和提神的味覺盛典」。廣告極盡誘惑之能事,讓人躍躍欲試遐想無 限。毫無疑問,如果咖啡可樂的前期銷售業績喜人的話,廣告的作用居功至偉。但這只是達到了讓人嘗試新產品的目的,更多是滿足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卻並不能保 證產品持續地銷售並最終贏得利潤。筆者曾在小範圍內做過調查,有不少人在嘗試後就說:如果咖啡、可樂、咖啡可樂三杯飲料同時放在我面前讓我選擇的話,要麼 喝咖啡要麼喝可樂,這樣更純粹些,而不會選擇咖啡可樂。相信這是大多數消費者嘗試後的心聲,遺憾的是,在廣告中並沒有給出出現這種情況後,能夠解決這一問 題的答案,而這才是最為關健的,是品牌的真正的競爭戰略。這一戰略的缺失,卻將導致非常咖啡可樂的銷售後勁乏力,最終也會使非常咖啡可樂前功盡棄,敗走麥 城。
失誤之三:新的品類沒有起一個新的名字
咖啡可樂,是咖啡+可樂的混合物,但是,它還是以可樂這一大品類的分化產品身份出現的。儘管可口可樂在法國於2006年1月份推出了世界第一種咖啡可樂, 但非常咖啡可樂卻是中國的第一。市場的先發效應已經顯現,這也是為什麼非常咖啡可樂如今受到媒體的青睞,以及經銷商的推崇的重要原因。遺憾的是,娃哈哈犯 了又一戰略性的錯誤,它沒能給新的品類起一個新的名字,而只是讓其成為了娃哈哈非常系列的一個產品。這為咖啡可樂這一品類在今後騰飛的翅膀上綴上了沉重的 負擔。
「非常」,已被娃哈哈進行了商標註冊,成為了一個品牌名。其名下轄有非常檸檬、非常甜橙、非常蘋果,當然最為出名的就是非常可樂了。地球人都知道非常可樂的廣告語:非常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實際上它是成了中國農村人的可樂,因為在城市裡難覓它的蹤影。
而如今,咖啡可樂被冠以「非常」之名,使得咖啡可樂與非常可樂的聯繫、聯想更為密切,於是一個在城市裡消費的飄著咖啡醇香的飲料,硬是摻雜進了土裡土氣的味道和低檔的感覺。
更為關健的是,可口可樂的咖啡可樂產品——Coca-Cola Blak已在法國、美國等一些歐美國家上市,它決不會對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置之不理作壁上觀的,當它以單名Blak和更加強大的資本力量進軍中國市場的時 候,非常咖啡可樂,還要背負「非常」負面之重應戰,娃哈哈的先發優勢則會很快消耗殆盡,可能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要拱手讓人!
非常咖啡可樂的應對之策
一是確立競爭對手──可樂
非常咖啡可樂只所以會出現目標客戶界定不清,競爭戰略缺失的錯誤,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釐清、確立好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暫時還沒有出現同類產品的情況下, 非常咖啡可樂好像自己生存在真空中。其實,每一個品類或者每一種產品都要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即使你是新發明的產品,也概莫能外。比如,當第一輛汽車出現的 時候,它的競爭品類是馬車,所以它的廣告語是「不用馬拉的馬車」。當第一瓶可樂出現的時候,它的競爭品類是酒飲料,所以它宣傳的是酒的對立特性——「提神 醒腦」。
那麼,咖啡可樂的競爭品類是誰?是咖啡?還是可樂?其實,咖啡可樂的瓶貼上清清楚楚地著是「碳酸飲料」,也就是說,咖啡可樂仍是一種可樂!只是可樂的一個 細分市場。咖啡可樂喝的方法也是與可樂一樣,冰鎮的更好喝;而不是與喝咖啡同——熱飲。由此看來,咖啡可樂的最大的對手就是可樂,咖啡可樂的市場份額的獲 得,只能切取於可樂這一塊大的蛋糕。那麼,咖啡可樂要得到可樂消費者的青睞,必須首先要給這些消費者一個或多個放棄可樂的理由。
二是找到可樂的戰略性弱點並攻擊之
作為一新的產品,要贏得消費者的選擇,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告訴消費者要放棄舊有強勢品牌的理由,而這一理由,必須是強勢品牌所無法回擊的。這一理由,就是強勢品牌的戰略性弱點。
可樂的強勢是什麼?從兩樂的廣告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它們已經脫離了產品的物理功能的宣傳,所表現出的共同牲征是可樂給人以刺激與激情,是一種精神上的享 受。那麼,這一特徵的反面是什麼,是沉穩與冷靜。如果說,刺激與激情顯現出的是年青與活力,那麼從另一角度來看,卻也隱顯了他們的蒼白與青澀,缺乏內在的 涵養與品味。
咖啡,給人以優雅與浪漫的感覺。咖啡可樂,因咖啡這一成分的添加無疑填補了單一可樂給人以有顯淺薄的遺憾。咖啡可樂,已不再是可樂這麼簡單!「咖啡可樂, 非簡單的可樂」,這就是咖啡可樂的競爭戰略——打擊可樂,並使其無法還手!競爭戰略的確立,也就界定了咖啡可樂的主目標群──不是只喝可樂這樣簡單的人, 而是有內涵有品位的人。哪一個人不是力避前者,而對後者趨之若鶩?就像百事可樂針對可口可樂的競爭戰略是「年青一代的選擇」一樣,誰願意承認自己已垂垂老 矣?百事可樂就憑這一戰略,打得可口可樂無以應對,從而由一個不起眼的小弟弟,最終與可口可樂平起平坐,爭得可樂市場的半壁江山。
三是非常咖啡可樂改名
「非常」是娃哈哈註冊的商標名,是飲料的一個產品系列,已用在眾多產品之上,現在,消費者更多地是將「非常」與非常可樂聯繫在了一起,這樣,就使非常咖啡可樂在實施競爭戰略時,不僅對自己造成了制約,還為競爭對手的侵入敞開了大門。
首先,是對自己造成了制約。非常咖啡可樂確立的競爭戰略,是打擊可樂,從可樂的市場中搶得消費者。這樣在重創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同時,自己的非常可樂也 將受到傷害。自己打自己,會使消費者產生困惑,也會使非常可樂的消費者產生不滿,必然影響到非常可樂的銷售。同時,非常可樂是低檔可樂的消極因素,也會拖 累喝非常咖啡可樂的人有品位有內涵的形象。結果是兩面不討好,卻彼此形成了掣肘。因此,非常咖啡可樂必須另起新名,並在傳播中淡化與娃哈哈的聯繫,目的是 切斷與非常可樂的聯想。
其次,為競爭對手的侵入敞開了大門。非常咖啡可樂,作為新的品類開創者,最大的成功是要成為這一品類的代表,讓其品牌名成為這一品類的代名詞。這樣就為後 進者構築了堅固的競爭壁壘,如,果凍之於喜之郎、微波爐之於格蘭仕。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咖啡可樂市場大有可為利潤誘人的話,兩樂決不會在中國的市場上袖手 旁觀坐視不理,它們必將掀起競爭的風暴。但如今「非常」更多是代表了非常可樂,而一個品牌名是不可能同時騎跨兩大品類並都成為其代表的。在非常咖啡可樂的 的外包裝上,我們可以看到,品類名「咖啡可樂」 四個字大氣張揚非常醒目,而品牌名「非常」卻小小的就像怕羞的小孩兒,怯怯地拘謹地偏安一隅——在「咖啡可樂」的左上方,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看看可口可 樂和百事可樂的外包裝,它們的品牌名與品類名是同樣的字體,同樣的大小;再看看七喜、雪碧和芬達,它們的字體大得甚至讓你忘記了其品類名的存在!非常咖啡 可樂突出 「咖啡可樂」的後果,將會使消費者記住了品類名而忽略了品牌名「非常」的存在,這樣,「非常」就更難成為咖啡可樂的代表,因此,無疑為兩樂未來在國內推出 咖啡可樂留下了豁口,兩樂的咖啡可樂憑藉其可樂與咖啡這兩大西方國家心智資源優勢的利器、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強大的營銷能量,將會長驅直入,直搗黃龍。 非常咖啡可樂雖有先發優勢,但因沒用一個新的名字進駐消費者的心中,成為一個新品類的代表,構成競爭的防線,很快就會丟城失地。娃哈哈推出咖啡可樂的一切 努力,最終可能是為兩樂做了嫁衣裳。
名字問題,也將是非常咖啡可樂未來發展的最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