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塗鴉牆談電影
Nancy Luo:
挑戰本人體力極限....... 一天比一天晩!
第一天暖身場:東西少,搬運的東西也少,污染的東西更少,所以清晨四點四十分下班;
第二天硬拼場:前置作業我沒有參與,聽其他的同事說:下午兩點搬到下午五點多,將第二天要上場的植物上車,晚間十點左右運到台北貴婦百貨,看到第三台貨櫃車,我一整個傻了...... 心裡想的是,可以裝昏倒,跳過嗎? 不過,還是幫忙運下來,最費力氣的,還是有男士們上場,我跟另外一位女同事,就挑剩下的工作,原本第二天,應該也可以五點多下班的....不過,我們舖樟木塊與腐質土的程序錯了....只好拼命修正他們,清運完畢跟修正好,天都亮了...離開時,是清晨六點半左右!!!第三天,再接再厲,我們一邊收邊,一邊看那些草花.土.樹等需要補足的地方.....原本我們已經收好了,準備離開,等著經理從大門出來,結果,迎接而來的消息是...... 我們剩下未到的主角們:旅人蕉們,被丟包在門口,旅人蕉們在六點多時,被丟在警衛室附近,是警衛通知說:可否請你們處理掉,被別人亂丟的植物呢?經理就跟著前去查看,發現,是我們等候已久的主角們,一整個傻眼....只好工具再下來一趟....就這樣,我今天離開貴婦百貨,是七點二十幾分......一天比一天還要挑戰極限!!!
Cymfon Cai:
這樣的清晨工作的故事,讓我想到東京聲音的地圖這部電影,該電影內容是滿空洞的,不過是女性導演的片子,所以畫面都還算漂亮。故事讓我來形容就是2個容易胡思亂想的女生,一個自殺了,另一個要讓自己不胡思亂想就到魚市工作,最後2個人都因為一個西班牙男生死了的故事。
東京聲音的地圖裡面也還有一個角色是錄音師,讓我想起國片最遙遠的距離,裡面也有個錄音師,故事雖然不是在凌晨,不過有有講述記錄時間。
最後一幕裡心理醫生穿著泳衣戴著蛙鏡,走在永遠不會有終點的坎坷旅程上。
心理醫生的原型是陳明才,自殺死的。馬修連恩(Mattew Lien)的"旅客"專輯中有紀念那位電影人,曲名叫Wu Bi Ta等待。
歌詞是
在等你的夜晚
我一個人在街頭等待 , 而你卻沒出現
微風的那個夜晚
我的心裡全是空
就只有想著你。
這首歌詞也讓我想起伍佰唱的挪威的森林,
挪威木勉強算是景觀植物,而改編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的電影中也是有個角色自殺啦!而且這部片的女值主角也是東京聲音的地圖同一位女演員擔綱演出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