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6

變身.奇摩信箱.鳥巢.巴菲特

Yahoo!奇摩信箱我要變身| 重新開始新生活...





「有信!快救救我的信箱,它被毀了...」
「毀了?」

「我上禮拜收到一堆莫名奇妙的信...」
「垃圾信嗎?啟用垃圾信剋星就搞定啦~」

「不是垃圾信!」
「被特定人士騷擾囉?那就封鎖他們呀!」

「你講的方法我都試過了,就是擋不掉...」
「哦?怎麼會這樣。」

「我有回信反問這些發信給我的人...」
「他們怎麼說?」


「他們說我的信箱地址被四處公開,而且還刻意寫一些為猥褻的字句...」
「看來,你似乎被人惡整了。」

「那我該怎麼辦?」

Email 地址之所以會外流,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字典式攻擊、名單被販賣、程式自動蒐集。


如果您的信箱已經被一堆無關的信所淹沒,而且讓您感到非常困擾的話,建議您「變身」,重新開始新生活!

奧運體育場館如何漂亮轉身

[ 從奧運會的歷史經驗看,在奧運場館的奧運後商業化經營中,無形資產開發收入被認為是最大的收入來源 ]  
   北京奧運會圓滿結束,與此一起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體育場館。17天過後,這些場館已經成為「新北京印象」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但在短暫驚艷亮相之後,這些體育場館未來的日子如何繼續精彩?
目前大家的擔心是其如何避免「蒙特利爾陷阱」。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1屆奧運會上,原計劃的 1.24億美元總預算不斷超支,到最後整個花費超過了15億美元,其中場館花費佔到70%多,使得蒙特利爾市民的財政負擔持續了20多年。
悉尼和雅典的奧運會也沒能避免「蒙特利爾陷阱」。悉尼奧林匹克公園在2003年~2004年度虧損8539萬澳元,其中澳大利亞體育場虧損達2400萬澳元。奧運會後一年,雅典為維護場館而花費了1億歐元。
而以我們的國家體育館——「鳥巢」為例,在奧運結束之後每年的維護成本將達到5000萬到7000萬元人民幣,如果加上每年為建造「鳥巢」的貸款支付的利息8000萬元,「鳥巢」一年運轉的成本就將超過1.3億元。
應該說,北京從場館的建設起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建設和運營模式上進行了創新,以利於化解賽後可能面臨的沉重負擔。
針對北京奧運場館的自身特點,借鑒歷屆奧運會場館建設融資的方式,北京分別提出了項目法人招標、捆綁式BOT、捐贈三種基本方式。
所謂BOT模式是指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營運-移交,企業通過後期的特許經營收益來彌補前期的建設投入,在一定年限之後將產權交還政府。
2003年8月,中國中信集團聯合體通過捆綁式的BOT模式,取得「鳥巢」與奧運村30年的特許經營權,30年內盈虧自負,30年後,將場館移交回市政府。此次奧運場館幾乎都以BOT模式興建,在特許經營期內均無需政府承擔場館維護費用。
捆綁式的BOT具有中國特色,國際上一般只作單純的BOT,而此次之所以將「鳥巢」與奧運村捆綁在一起,是考慮到奧運村作為收益較高的房地產項目可以彌補「鳥巢」運營的虧損。
通過以上的融資方式,奧運場館融資和賽後運營的部分風險從政府轉移到了企業,起到一定的風險分散作用。
當然再完美的方案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現在人們的目光停留在這些精美的體育場館賽後如何轉身、盡可能展現商業魅力上。
從奧運會的歷史經驗看,在奧運場館的奧運後商業化經營中,無形資產開發收入被認為是最大的收入來源,其核心為冠名權和豪華包廂。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經濟和產業教研室主任林顯鵬日前在媒體撰文表示,在美、英、德等發達國家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中,以體育場館冠名權、豪華包廂等為核心的無形資產開發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70%的大型體育場館都售出了冠名權。
悉尼奧林匹克公園主體育場在奧運會後一直虧損,將冠名權賣給Telstra公司後才開始盈利。上世紀80年代以來,豪華包廂成為國外大型體育場館又一重 要的經營項目。美國Staples體育館2001年從豪華包廂和俱樂部坐席的經營中獲得3500萬美元的收入,遠遠高於冠名權的收入。
這方面的經驗也啟發了「鳥巢」等體育場館的業主,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恆利日前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已經和六七家國內外企業就「鳥巢」冠名權進行了洽談,雖然目前還未達成最終意向。
林顯鵬認為,北京奧運會場館在冠名權和豪華包廂的開發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北京奧運會場館在建設規格和檔次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毫不遜色;其次,北京 正在發展總部經濟,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公司落戶北京,奧運會場館冠名權和豪華包廂是企業宣傳自我形象、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平台。
而美國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的經驗表明,奧運場館賽後的第二個主要收入來源是與職業體育賽事相結合,吸引大量的旅遊者和投資者。
美國城市決策部門在二戰以後長期不惜重金為職業體育俱樂部修建大型體育場館,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與職業體育俱樂部相互協作的「政府與私人企業夥伴關係」, 即PPP模式。林顯鵬表示,這種合作方式有以下特點:首先,政府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收回體育場館的建設投資。其次,場館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使得市政府不 介入具體經營事務、避免經營風險,也避免了大量維護費用的支出。第三,大型體育場館為職業體育俱樂部提供了重要的市場開發活動平台,拓展了職業體育俱樂部 的財富,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奧運場館賽後經營的第三個途徑是積極吸引和承接各類大型體育、文化、商貿、娛樂活動,使奧運場館區域成為多功能大型活動中心。水立方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水立方、鳥巢變身酒店夜總會
               
水立方
*預留部份泳池開放讓公眾游泳
*其餘改建成訓練與水上休閒中心,以及室內網球場、滑水道、購物中心、夜總會、餐廳等

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
*變身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國家會展中心,解決北京大型會議、展覽擁擠的狀況

鳥巢
*拆除一萬多個座位,交給倫敦作為下屆奧運會之用
*未來作主要賽事、娛樂表演場所
*草皮將切割一塊塊,當成紀念品出售
*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進駐
*鳥巢附近建商場、酒店等,變成北京休閒和運動人潮聚地
                               
見證了飛人保特(UsainBolt)創造三項世界紀錄的國家體育場──鳥巢,見證了新水怪費斯(MichaelPhelps)連奪八面金牌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京奧閉幕後將分別交由中信集團、國家游泳中心公司經營,變身娛樂表演場地和水上休閒中心,還規劃加建酒店、購物中心或夜總會等,以嶄新的形象避免陷入經營困境。

北京奧運被外國傳媒稱為「史上最貴的奧運會」,僅北京市就有31個比賽場館,其中,新建12個、改建擴建11個、臨時場館8個,耗資130億元人民幣。這些場館在奧運閉幕後如何生存?會否如悉尼一樣將部份奧運場館般廢棄、拆除?或者如雅典一樣為每年超過一億歐元(約11.5億港元)的維護費用而叫苦不迭?

造價達3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鳥巢,場館維護費用每年預計要5,000萬至7,000萬元。

為了避免輝煌過後入不敷支的尷尬,鳥巢首先會變身成大型娛樂演出場地,第一場演唱會將在10月7日舉行。誰是這場演唱會的主角?主辦機構聲稱:「現在這還是個懸念,但眾多藝人都表示很有興趣,張惠妹、Rain、周杰倫等都在洽談中。」

至於造價10.2億元的水立方,場館內的1.7萬個座位中,有1.1萬個活動座椅將拆掉,剩下的6,000個座位則保證了水立方日後仍有舉辦大型游泳賽事的資格。殘奧會結束後,水立方將進行改建,成為北京最大的市民水上休閒中心,包括人造衝浪海灘,以及周邊的水上娛樂、健身、培訓等設施。

負責經營水立方的國家游泳中心公司表示,現階段還規劃在水立方內,闢建室內網球場、購物中心、夜總會以及餐廳等。




大肆併購落難房仲業 巴菲特變身房市禿鷹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彭博資訊二日電】
億萬富豪巴菲特變成房地產經紀業禿鷹一族,旗下美家服務公司(HomeService of America Inc.)在不動產市場嚴重衰退中,靠著巴菲特的雄厚財力,大肆併購落難的房屋仲介公司,氣死債台高築、規模更大的同業NTR公司。
美家服務是美國第二大房屋仲介公司,和最大業者NTR不同的是,在美國房地產市場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之際,仍然繼續賺錢,又有富爸爸波克夏公司280億美元現金支持,NTR卻至少負債8.75億美元,負債比率不斷升高,所發行公司債五年內違約風險高達89%。
難怪美家公司執行長斐迪爾說:「現在現金最大,如果你有現金,就可以利用大好的併購良機。」最近他每周最多會碰到三家撐不下去的房仲公司求售,讓他擴大市場占有率。
NTR卻被母公司阿波羅管理私募基金公司高達64億美元的債務綁住了手腳,併購紀錄從過去平均每年20件,降到今年以來的四件,負債與息前稅前折舊前獲利比率從去年底的3.8倍,提高到今年6月的4.9倍。
斐迪爾說,未來兩年內,美家計畫動用2億美元,以原價20到25%的價格,併購艱困的房仲業者,以便打進新市場。
斐迪爾也說,過去一年來,美家大約花了1,000萬美元,併購規模比較小,可打進主要市場的房仲業者。美家目前在美國60個大型不動產市場中的24個營業,NRT在其中35個市場營運。
【2008/09/03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