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0

誤會,有的理由,卻不一定要解釋

摘自網路文章:誤會,有的理由,卻不一定要解釋





不該用自己的眼光和框架來看待世界!!



剛開學,科裡有一位新進老師宣布喜訊,

雖然包禮金是看交情,是個人的自由,



但是依照慣例很少有不包紅包的。

可是這次因為有一資深的老師,

並沒有和大家一起送禮,雖表面上同事大多隱忍不說,

卻常私底下議論紛紛,有老師認為他早結過婚,小孩也生過了,

賠本的生意自然不肯做;

也有老師認為他平常就節省,省下紅包也很正常;

但我卻有另外的想法。

記得有一次帶著學生搭捷運從台北到淡水,

因為假日人多,很多人只好用站的。

門邊 的位子坐著一位長髮女孩微低著頭,清秀的臉龐,

一襲淡綠色長洋裝,把夏日擁擠的捷運點綴得清涼十分。

到了劍潭站有個阿婆背了兩大包東西上車,

滿頭大汗東張西望找位子,就站在女孩面前,

女孩抬頭看了阿婆一眼,旋即低頭玩弄手上的皮包帶子,

似乎沒有讓位的意思。

於是我便故意轉身問學生:「在車上遇見老弱婦孺要怎樣?」

學生馬上回答:「要讓座! 」

我一向認為機會教育是很有用的,於是便用眼角餘光瞄向她,

發現她將手上的帶子順 時鐘纏啊纏,又逆時鐘的回復原狀,

頭卻低的更低,但是還是沒讓位的跡象,

像是作錯事的小孩被罵,只是低著頭,卻不肯道歉。

到了紅樹林站,女孩起身準備下車,這一幕讓我終身難忘。



車門打開後,她跨出了右腳,左腳卻在離地後向外畫一個弧,

才勉強跟上右腳,女孩沒有回頭,只是低著頭,

努力讓左腳跟上右腳,對他的誤會,我卻只能用眼光道歉,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人,說明理由,解釋情況,

尤其是對不認識的人,所以 可能被誤解,會遭譏笑。

沒有讓位的女孩,怎麼跟陌生人解釋她的情況,

將心比心,我相信未包紅包的同事有他理由,

卻不一定要向我們解釋。

很喜歡這則故事,是因為它提醒了我,

不該用自己的眼光和框架來看待世界。

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想的這樣或是那樣,

或自己本身是委屈的;



可是多替別人想一想,



自己人生會好過一點。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