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1

26歲

看到一個網友在他的MSNv訊息欄寫著
"何時可以退休尋夢去~~規劃26歲雲遊四方,遊山玩水的夢~~ "
我沒有去和他談,希望說這句話裡,沒有帶有負面情感。
我對文字理解的解讀中感覺雲遊四方這句和喪事花籃的某些句子有點像。
因為26歲做這樣的打算,有點不合常理。

我認知的事件:

26歲男孩可申請自願役最後一年(女孩的我不清楚)
當年我沒有選擇轉自願役,
所以我當當兵的話題故事超少了。

26歲一個作家自殺(新書:邱妙津日記)
當年我也沒有選擇當專職作家,
因為我話題總提不起他人的理解。

國內文壇知名女作家張惠菁,她在二十六歲那年,
放棄正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的博士學位,轉身投入文學創作,
曾經一口氣拿下包括聯合文學、時報文學等五座文學獎,驚豔文壇,
張惠菁於是宣稱不再參加國內任何文學獎,國內文壇近十年來,才氣洋溢,難得一見的美女作家。

26歲
當年我只選了一個外派職員的工作,
時間很多可以半工半讀。
但我糊里糊塗的過了26歲。

26歲的我已經過去,因為已經過去,因為我們已經不是當時的那個自己,所以才能這樣回想:到底為什麼、是不是頭腦壞掉?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們與事情那麼挨近,卻也那麼無知。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