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勵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勵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09/16

猶太人的智慧財富~自由女神

有一個故事。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裏,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二。
納粹在奧斯維辛毒死了幾十萬人,父子倆卻活了下來。

1946年,他們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德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
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
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
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
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生在猶太家庭裏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母親們幾乎都要求他們回答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了,你的財產就要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孩子們少不更事,天真無知,自然會想到錢這個好東西,因為沒有錢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說要帶著鑽石或者其他珍寶出逃,有了它,還愁缺啥?
可這些顯然不是母親們所要的答案。她們會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們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 :“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

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在聰穎、精明的猶太人眼裏,任何東西都是有價的,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

猶太人並不是天生比任何種族的人聰明,但他們更懂得怎樣去鑄造這枚無價的金幣。
當他們的孩子剛懂事時,母親們就會將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舐書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訴孩子:書本是甜的。

智慧是永恆的財富,它引導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會貧窮。
我們不會因為有知識獲得財富,而是我們必須將所獲得的知識,經過思考與運用成為智能,才能創造出利潤。
“智識經濟”最主要的內涵就是創新,它是一種智能資本,通過創新才可以製造財富。


中文名稱:自由女神像

英文名稱:TheStatueofLiberty

國家:美國

所屬洲:北美洲


1984年根據文化遺產評選標準C(I)(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自由女神像是由法國雕塑家Bartholdi於巴黎雕塑完成,後在GustaveFiffel的幫助下成為金屬製品。這個象徵自由的建築物是法國在1886年慶祝美國獨立百年時贈送給其的禮物。從那時至今,這個矗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已經迎來億萬個移民到美國的人。



1886年10月28日,紐約港輪船汽笛齊鳴,煙花四起,在21響禮炮聲中,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將北美洲或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贈送給了美國人民。從此,進入紐約港的船隻上的乘客可以看見屹立的自由女神高舉自由火炬。對成千上萬個來美國的移民來說,自由女神是擺脫舊世界的貧困和壓迫的保證,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國的象徵。

自由女神像是在法國建造的。1884年7月4日它作為法國人民贈予美國人民的禮物在法國正式交能了美國大使。隨後,女神像被拆散裝箱,用船運往紐約,再重新組裝在貝德婁島(現在自由島),由美國出資建造的巨大基座上。

美國建築師理查·莫里斯·亨特設計的基座高47米,女神像本身高46米,因此使火炬的尖端高出地面93米。女神像重229公噸,腰寬10.6米,嘴寬91釐米,高擎火炬的右臂長12.8米,單獨一個食指就有2.4米長。女神像的腳上有象徵推翻暴政的斷鐵鐐,左手握著一本美國《獨立宣言》,她頭冠上象徵自由的七道射線遍及七大洋、七大洲。女神像體內的螺旋形階梯使遊客能登上頭部,相當攀登一棟12層高的樓房。

自由女神像源自法國政治。1865年拿破崙三世即位。一位名叫埃杜阿德·迪·拉布萊的學者以及他圈內的人們希望結束君主制度,建立一個新的法蘭西共和國,他們醞釀造一個自由女神像來表達他們對大西洋彼岸的偉大共和國的贊許,並激勵法國人民和美國人民相互間的同情心。

從阿爾薩斯來的年輕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奧古斯梯·巴陶第在拉布萊的鼓勵下考慮此項工程的設計。巴陶第一直希望在蘇伊士運河造一座高擎火炬的龐大的女神燈塔,體現亞洲出現的進步之光。他以極大的熱忱著手這項新的工程。他的自由女神像受到了畫家德拉格羅伊克斯的名畫《自由神指引著人們》的影響,而女神的臉反映了他自己母親嚴峻的面龐和神態.....女神像碩大無朋,風吹日曬,給巴陶第和他的工程師(一個精明能幹的艾菲爾鐵塔的建造者亞歷山大·古斯塔沃·艾菲爾)帶來了棘手的技術上的問題。艾菲爾造了一個由中心支架支撐著的精巧的鐵框架。僅2.4毫米厚的看得見的塑像外層附在這個靈活的內框架上。巴陶第開始先製作了一個1.2米高的小的模型塑像,然後又再做了三個,每個都比前一個大,直到恰到好處的宏偉規模。

自由女神像基座內設有介紹美國移民歷史的博物館。1972年開館。第一部分介紹美國印第安人的先祖,從亞洲漂越大西洋,來到這塊未被勘探的大陸。接著介紹了現代的大規模移民情況。通過播放影視,展示模型、攝影圖片、繪畫、服裝,提供翔實的材料,介紹來到新大陸的每一個群體,包括作為奴隸,被用船販來的西非人,19世紀大量移民而來的愛爾蘭人、義大利人和猶太人。愛瑪·拉紮露絲從自由女神像汲取靈感,創作了著名詩篇《新的巨人》,描述金門橋畔的女神高擎火炬歡迎被舊世界所拋棄的、擠作一團的平民到來的情景。

1892年以來,前呼後擁的移民船抵達自由島旁的艾理斯島。德國人、愛爾蘭人、義大利人、斯拉夫人、猶太人操著各自的語言,嘈雜聲四起,忐忑不安的焦慮與希望和激情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熱烈的氛圍。20世紀初,平均每天通過大廳的剛到達的移民人數為2000人。 1907年為頂峰,艾理斯島辦理了100多萬人的入境地事宜。1954年,移民站關閉。現正在修復之中,它將成為國家紀念館。

2008/08/02

美乃滋罐子與咖啡

下文看完後,我第一個找的圖的美乃滋瓶罐,

是最接近的罐子,
但故事條件一袋高爾夫球顯然該瓶子大約裝不下5顆,
所以應不是故事中所提的教具,

因為到底哪個牌子的美乃滋瓶口要做大的裝得下一袋高爾夫球。
還有真的有這樣設計的瓶子好用在哪裡呢?
請求解惑。

美乃滋罐子與咖啡

這一天的哲學課,教授站上了講台
他卻不發一語,只是從講桌底下拿出了一個空的美乃滋瓶罐。
接著他拿出了一袋高爾夫球
他把整袋的高爾夫球塞進了美乃滋空罐裡
然後教授就問學生同不同意這個罐子已經是滿的了
學生們當然是同意。  
接著,教授又從桌子下拿出了一杯小小的鵝卵石
他慢慢地把鵝卵石往罐子倒,
邊倒邊搖,不一會兒
所有的高爾夫球間的縫隙,竟也都填滿了鵝卵石。

這時,教授又問學生同不同意
這個美乃滋罐子已經是滿了?
學生當然是同意。

可是,話才剛說完,
教授又從講桌底下拿出了一杯細沙子
教授又用同樣的方法
邊倒邊搖的把沙子填滿了鵝卵石之間的小縫隙。
教授又問了大家同不同意,
這回罐子是真正的滿了?
同學說應該是全滿了,沒有空間了。
想不到同學才剛答完話
教授又從講桌下拿出了兩杯咖啡來
開始徐徐地往美乃滋罐子裡倒,
直到兩杯咖啡全部到進罐子裡,一滴也不剩。

倒完咖啡後
教授笑著對同學們說:
『現在的美乃滋罐子才是真正的滿了啦。』
同學們也跟著笑了起來,
就在整個教室的歡笑聲裡,
教授說話了
『你們知道我今天做這個表演,是要告訴你們什麼嗎?
我是要用這個美乃滋罐來告訴你們一個道理
一個關於我們一生的哲理。

這個美乃滋空罐就是我們的人生
高爾夫球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些大事
例如:諸佛菩薩,家庭,小孩,朋友,健康,還有你的摯愛。
生命裡沒有那些小鵝卵石或是沙子沒關係, 可是要是缺了這些大事情,
我們的生命根本沒有意義。

小小的鵝卵石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其他的事情
例如:工作,房子,車子等等東西。

至於那細沙子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小事
那些細微不重要.

今天我的表演
如果是一開始就先把沙子灌滿美乃滋罐子,
那就根本沒有空間好放入高爾夫球跟鵝卵石,
同樣地,如果我是先倒鵝卵石,
那也是會沒有空間好給高爾夫球。

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的,
如果你盡是把寶貴的時間花在細微的瑣事上,
你就不可能有時間去處裡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該多花時間去注意那些會關係到我們快樂與幸福的事情,
多跟我們的小孩一起,
多去陪陪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多些時間給家人,
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不要擔心家事做不完,
不用擔心房子還沒粉刷,
不要擔心花園還沒整理,
我抪|找到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的,
先多花些心思在那些重要的大事情上吧!

生命只有一回, 我們把事情的輕重緩急跟優先順序弄清楚,
生命才會有意義.

教授說到這裡, 有個同學舉手了
教授,那兩杯咖啡又代表著什麼呢?
『我很高興你問這個,』教授回答道
這兩杯咖啡就是要告訴我們,
不管我們的美乃滋罐看起來是裝得多滿,
我們總! 是可以有空間跟朋友一起享受杯咖啡的!

我們的一生似乎總是這麼的忙
有這麼多的事情要處裡
似乎是一天的 24 小時總是不夠用?
如果你還是這麼想的話,
想想『一個美乃滋罐子跟兩杯咖啡』的故事吧。

2008/07/19

黑暗騎士.佳句.

蝙蝠俠:黑暗騎士 名句


Batman: Sometimes, truth isn't good enough, sometimes people deserve more. Sometimes people deserve to have their faith rewarded.
有時,真相並不夠好,有時人們需要比真相更高尚的事物。有時,人們的信念應該獲得回報。

2008/07/05

人性的尊重:日本巨富堤義明,承認詐騙罪

人性的尊重


一家生意很好的點心店門口來了一個乞丐。
他衣衫襤褸,渾身散發著一種怪味,當他畏縮著走到蒸點心的大爐子前時,周圍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
伙計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滾開。
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說:「今天我不是來乞討的,我聽說這裡的點心好吃,我也想嘗嘗。我已經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湊到這些錢。」
店老闆目睹這一幕,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將兩個熱氣騰騰的點心遞給乞丐,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
在這之前,無論多麼尊貴的客人來買點心,店老闆都交給伙計們招呼;可今天他卻親自招呼客人,對他畢恭畢敬,而這個客人卻是一個乞丐!
店老闆解釋說:「那些常來光顧我們店的顧客,當然應受到歡迎,但他們都是有錢人,買幾個點心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平常的事。今天來的這位客人雖然是位乞丐,卻與眾不同,他為了品嘗我們的點心,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之至,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旁邊的孫子不解地問。
老闆笑笑說:「他今天是作為一個客人來到這裡的,不是來討飯的,我們應當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這個店老闆就是兩次被《福布斯》評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他對乞丐的鞠躬之舉深深地印在了當時只有十歲的堤義明的腦海裡。
後來堤義明曾多次在集團的員工培訓會上講到這個故事,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可以想像,這裡的「尊重」絕不是社交場合的禮貌,而是來自於人心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與敬重,這樣的尊重絕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響;惟其如此,才最純粹最質樸也最值得回報。


2005年06月16日 

日本巨富堤義明承認詐騙罪

腓砱隴 日本前億萬富翁堤義明向東京一家法庭認罪,承認幕後交易和偽造金融紀錄。

堤義明一度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首富。據稱,他的勢力之大,可以左右政府。

分析家們說,決定起訴77歲的堤義明,說明日本轉向更注重企業的責任問題。

如果罪名成立,堤義明可能被判入獄5年,並將受到巨額罰款。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堤義明在法庭上說:"作為西武集團的負責人,我感到有很大的責任。我很抱歉。"

堤義明被控在掌管西武集團期間,偽造虛假股東賬戶,以掩蓋個人持股份額,並利用幕後交易幫助同伙牟利,並在醜聞曝光前通知其同伙清倉。

醜聞曝光後,西武被東京證券交易所停牌,一些海外的投資人則考慮收購西武眾多的子公司。

眾所週知

堤義明1960年代從其父那裡繼承了巨大的不動產業,並在日本戰後建設現代化的年代裡,從旅館和鐵路業中大獲其利。

他和日本政府許多領導人過從甚密,並利用其財富和影響促成了1998年日本長野冬季奧運會。

BBC駐東京記者海德說,日本的企業大亨大多不願意招搖,但堤義明則像美國巨富一樣顯示他的個人魅力。

海德說,日本決定起訴這樣一位眾所週知的人物,顯示該國的金融監管當局決心改變過去日本商界幕後交易的習慣做法。

新的規定將要求公司向股東公開更多的信息。

2008/02/09

租與借逆向思考

一個老人走進一家銀行,來到信貸部坐下來。
他身著豪華西裝、高級皮鞋,還有領帶和金領帶夾。
「想借1美元。」
「甚麼,1美元?」
「對啊,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抵押,再多些也無妨的。」
老人打開豪華皮包,拿出一堆股票、債券等等,放在經理的桌上。
「總共值50多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借1美元嗎?」
「是的,就1美元。」
「那麼年息為6%,只要您按時付出利息,到期我們就退給您抵押品。」
老人辨完手續,拿了借來的1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冷眼旁觀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有50多萬美元抵押品的人,為何來銀行借1美元?
於是他追上前去問個究竟。
老人笑道:「來貴行前,我問過好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
所以啊,我就在貴行寄存這些証券,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才6美分...」

所有「正常思維」的人,都會走同種矛盾的限制,既然目的是寄存,但希望省錢,只能一家一家去詢問比較租金高低;然而也自然有共同的擔憂,那就是寄存物品的保險系數,往往和租金高低成比...

惟獨這位老人跨越了「正常」:改變思維方向,
用「反常」的方法達到了「正常」的目的,而且將「租金」減少到幾乎等於零。
成功 = 目標 ×方法
只要方向確定就有千百種方法可以達到目標,而方法就在你我創意之中……
天賦潛能





天賦潛能human potential innately



2008/02/01

勵志短片:天賦潛能



Title:human potential innately
Desc:勵志短片:天賦潛能

Download here

勵志短片:天賦潛能


2007/12/14

What's now, What's next


What's now, What's next

看完影片後再看短文,你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



大石與巴士



有一次,一對戀人乘坐一輛巴士進入山區。



他們打算在某處下車。他們下車後,巴士繼續往前駛。



巴士行駛途中,一塊大石從高處墜下並將巴士壓得粉碎。



所有乘客無一生還。



那對戀人看到這件事後說︰「如果我們都在那輛巴士就好了!」



一般人都會想說:「還好我們剛好下車了!」但他們卻說了不同於一般人的話,

您認為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說?



先想想再往下找答案



Come on think again 再想想吧!

Come on try harder 再努力想想…





















----------------------答案--------------------------



如果他們都留在車上沒有下車,那輛巴士將會因他們沒有下車而趕在大石墜下前駛過出事地點!!









在我們生活中,多嘗試以不同的角度來正面思考及多找機會去幫助他人,別再不知不覺中一昧自私的為自己活著了。









你答對了嗎??

若你答對了,那我眼光真好有你這個朋友



若你答錯了,恭喜你跟我一樣,經由這文長了一智。







佳句摘錄



1.需要為發明之母,巧合為發明之父。

2.做個和今天不一樣的人。這是進步的唯一途徑。每天有所不同,代表你必須不斷試驗、不斷嘗試及不斷犯錯,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從毫無章法中學習新事物。

3.如果你想做個不平凡的人,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就是別再甘於平凡


勵志短片:天賦潛能

Title:human potential innately

Desc:勵志短片:天賦潛能

Download here

勵志短片:天賦潛能



2007/12/10

放棄你原來的樣子!!

為了達成目的有時候你必須放棄你原來的樣子。有的時候我們太堅持己見,還一昧的告訴自己:「以前就是這樣的啊!為什麼現在不可以??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以前了,為了達成目的,有時我們要忘掉你現在跟從前的樣子;懂得變通,懂得順應潮流,才能找到一條生存之道。您還堅持原來的樣子嗎?



~小河流的旅程~



有一條河流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過了很多個村莊與森林,最後它來到了一個沙漠。它想:「我已經越過了重重的障礙,這次應該也可以越過這個沙漠吧!」當它決定越過這個沙漠的時候,它發現它的河水漸漸消失在泥沙當中,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無功,於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那個浩瀚的大海。」它頹喪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四周響起了一陣低沈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麼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出的聲音。小河流很不服氣地回答說:「那是因為微風可以飛過沙漠,可是我卻不行。」



「因為你堅持你原來的樣子,所以你永遠無法跨越這個沙漠。你必須讓微風帶著你 飛過這個沙漠,到你的目的地。只要願意你放棄你現在的樣子,讓自己蒸發到微風中。」 沙漠用它低沈的聲音這麼說。



小河流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放棄我現在的樣子,然後消失在微風中?不! 不!」小河流無法接受這樣的概念,畢竟它從未有這樣的經驗,叫它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那麼不等於是自我毀滅了嗎? 「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小河流這麼問。



「微風可以把水氣包含在它之中,然後飄過沙漠,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氣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 你會堅持你是一條河流,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本質。」



此時小河流的心中,隱隱約約地想起了似乎自己在變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風帶著自己,飛到內陸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才變成今日的河流。於是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 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中(某個階段)的歸宿。



我們的生命歷程往往也像小河流一樣,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達成某種程度的突破,往真善美的目標邁進,也需要有「放下自我( 執著)」的智慧與勇氣,邁向未知的領域。



也許你可以試著問自己,你的本質是什麼...你緊抓不放的是什麼...你要的究竟是什麼...

希望你能了解生命中不一定只有一種形式,當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試著改變自己.........

只要你的本質不變你依舊是你....



鼓勵人的十句話

1. Dont worry, be happy!

別擔心,快樂點!



2.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看光明的一面。(往好的一面看。)



3. Take it easy, man. Its not that big of adeal.

放輕鬆,老兄。沒什麼大不了的。



4. Keep your chin up. 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抬頭挺胸(不要氣餒)。一切會沒問題的。



5. Be more optimistic! 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樂觀一點!又不是世界末日。



6.! Heaven will always leave a door open.

天堂永遠留一扇開著的門。(天無絕人之路。)



7. Dont get down. Things will work out eventually.

別失望,事情最後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8. Laugh, and the world will laugh with you.

如果你笑(樂觀),世界也會陪你一塊歡笑。



9. Hang in there! / Stick to it! The victory will go to you in theend.

堅持下去,勝利最後會屬於你的。



10. Life is full of trial and error. One failure doesnt mean youre outofthe picture.

人生充滿了嘗試與錯誤。一次失敗不代表你就出局了。
誤會,有的理由,卻不一定要解釋

摘自網路文章:誤會,有的理由,卻不一定要解釋





不該用自己的眼光和框架來看待世界!!



剛開學,科裡有一位新進老師宣布喜訊,

雖然包禮金是看交情,是個人的自由,



但是依照慣例很少有不包紅包的。

可是這次因為有一資深的老師,

並沒有和大家一起送禮,雖表面上同事大多隱忍不說,

卻常私底下議論紛紛,有老師認為他早結過婚,小孩也生過了,

賠本的生意自然不肯做;

也有老師認為他平常就節省,省下紅包也很正常;

但我卻有另外的想法。

記得有一次帶著學生搭捷運從台北到淡水,

因為假日人多,很多人只好用站的。

門邊 的位子坐著一位長髮女孩微低著頭,清秀的臉龐,

一襲淡綠色長洋裝,把夏日擁擠的捷運點綴得清涼十分。

到了劍潭站有個阿婆背了兩大包東西上車,

滿頭大汗東張西望找位子,就站在女孩面前,

女孩抬頭看了阿婆一眼,旋即低頭玩弄手上的皮包帶子,

似乎沒有讓位的意思。

於是我便故意轉身問學生:「在車上遇見老弱婦孺要怎樣?」

學生馬上回答:「要讓座! 」

我一向認為機會教育是很有用的,於是便用眼角餘光瞄向她,

發現她將手上的帶子順 時鐘纏啊纏,又逆時鐘的回復原狀,

頭卻低的更低,但是還是沒讓位的跡象,

像是作錯事的小孩被罵,只是低著頭,卻不肯道歉。

到了紅樹林站,女孩起身準備下車,這一幕讓我終身難忘。



車門打開後,她跨出了右腳,左腳卻在離地後向外畫一個弧,

才勉強跟上右腳,女孩沒有回頭,只是低著頭,

努力讓左腳跟上右腳,對他的誤會,我卻只能用眼光道歉,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人,說明理由,解釋情況,

尤其是對不認識的人,所以 可能被誤解,會遭譏笑。

沒有讓位的女孩,怎麼跟陌生人解釋她的情況,

將心比心,我相信未包紅包的同事有他理由,

卻不一定要向我們解釋。

很喜歡這則故事,是因為它提醒了我,

不該用自己的眼光和框架來看待世界。

很多事情並不是自己想的這樣或是那樣,

或自己本身是委屈的;



可是多替別人想一想,



自己人生會好過一點。



2007/11/09

《職場書摘》你工作快樂嗎?

世事難料,否極終會泰來,樂極竟會生悲。如今我再也不相信好運或厄運純屬巧合,好運或厄運的背後,往往具有更深層的意義,等待你去發掘。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例如有天晚上,一開始我認為是這輩子最倒楣的日子。我人在芝加哥,正要搭機回家,無奈天公不作美,一場暴風雪關閉了歐海爾機場。天啊!這什麼鬼天氣?都已經五月了,外頭仍大雪紛飛。以芝加哥的標準來看,這場風雪不算太大,但剷雪機早已收藏起來準備過夏,因此得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清除跑道積雪。(我一面寫一面覺得不合理,但機場人員給我們的就是這個理由。)

不論機場關閉的理由是什麼,我被困在歐海爾機場,已經26小時動彈不得是事實。同時,看來老天一點也沒打算要保佑我的意思。我來芝加哥出差了3天,為了趕搭中午剛過的那班飛機,好來得及回家陪老婆女兒吃飯,連最後一場會議也顧不得開。

結果,此刻我卻在機場坐困愁城,擠在煩躁的生意人和吵鬧的家庭之間,未能與家人共進晚餐,反而一身西裝席地而坐,靠著隨身行李,強迫自己慢慢咀嚼手中的糖果,這可是販賣機裡碩果僅存的最後兩樣東西。

我一邊悶悶不樂地吃著糖,一邊看著一個老頭子逗弄一群孩子玩。看得出這些孩子並非與他同行,他卻自命為此候機區的孩子王。他年近70,體格壯碩,步履穩健,身穿格子呢褲和馬球衫,戴飾扣領帶。由於心情不好,我暗自心想,這個老傢伙不該忙著用機場的輪椅推孩子玩,反而該靜靜思考剩下的風燭殘年該怎麼度過。可是他卻在那兒玩得不亦樂乎,不論做什麼,都笑得人仰馬翻,幾乎露出了每顆牙。

我巴不得他把那群小蘿蔔頭帶到走廊另一頭,讓我能清靜地沉湎於惡劣的情緒中。(這是我當時慣有的感受:他開心,我愁慘,因此我比他優越,高他一等。)老頑童終於累倒了,接著他幹什麼呢?他逕向我走來,就像貓專挑屋裡唯一討厭貓的人糾纏。他靠牆蹲下,拿出手帕擦汗,喘息著說:「你好,朋友。」然後不等我回答,就開始述說他那些新交的小朋友的故事,有個小朋友有6個兄弟,有個小朋友手腕骨折,打上了石膏,諸如此類。

他坐定下來,接著繼續講些老掉牙的笑話,至於講了什麼笑話,我也記不清了。

然後他開始雞婆地問有關我太太、我女兒及我家鄉事,然後又問起我工作:我做什麼的?在哪高就?怎會進這一行?

我回答了幾個問題,其他問題則避重就輕,一語帶過。誰知我愈顧左右而言他,他提出的問題愈多。最後他的一句話對我猶如當頭棒喝:「你工作快樂嗎?」

那時候已晚了,疲倦與敵意令我顧不得禮貌,便老實不客氣地回答了他。在我尚未意識到之前,這些年來鬱積在心中的怨氣與牢騷,便如排山倒海般湧出。

「我35歲了,工作了將近15年,15年下來,有什麼值得傲人之處?我能說自己有成就嗎?只能說有個還算不錯的工作,但我卻沒有取捨的餘地。怎麼說呢?我是個忠心耿耿,工作勤奮的人,向來按部就班,處事機靈。我盡了該盡的本分,無奈事業一直停滯不前,只要稍有怨言,就有人勸我:『最起碼你還有個工作』。嘿,難道我就該乖乖閉嘴,謝天謝地?好像人生除了賴活著,就不誰再企求什麼了。」

我停下來,嚴厲地看著老先生,不知他心中是否正後悔不該來到我旁邊坐下。老實說那一刻我也不在乎他作何感想。

但他臉上並未流露出絲毫失望的表情,反而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樣子,點了一下頭,示意我往下說。

「我的同事人都很好。」我說:「人不是問題,甚至工作也不是問題。我的工作不辛苦,只是普通的工作,沒什麼特別之處。

我一星期上班50個鐘頭,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薪水加得不痛不癢,老闆說很想給我多加一點,可惜公司預算有限,不過總有一天加薪的幅度一定會放寬。他聳聳肩,連他自己也不再相信這套說辭。」

「我覺得厭煩,同時又感到害怕,每隔幾個月,就會開始想不能再這麼庸庸碌碌過下去,彷彿生活中只有責任和義務,我需要大膽冒險,放手一搏,追求我的夢想。每隔幾個月,我就買一本剛出爐的自修手冊,設法給自己找一個新的夢想。我會設定目標,開始為創業而存錢。可是有老婆、孩子、房貸和種種責任纏身,使我總是起了個頭,後來就不了了之。」

我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告訴老頭子,有一次我真的自己創業,開了家公司。這件事成了朋友眼中的大笑話,他們猶記我在籌備階段的興致勃勃,老愛提當時我像孩子似的一頭往裡栽。我通常對這件事三緘其口,但既然起了頭,我決定索性往下說。

「有一次我決定突破束縛,和朋友3個人湊足錢,開了家小型的影印店。我是3個股東之一,有個股東負責經營。我們打算生意起飛後,把店面擴充,到時候3人再全職投入。」

「後來怎樣了?」他問,仍十分感興趣。

「我們賠光了最初的資本,但是不甘心就這麼認輸,於是每個人又投入了更多的錢。結果我失去所有積蓄和兩個朋友,也失去了夢想。整件事告一段落後,你猜大家都跟我說什麼?『起碼你還有工作。』」

「也許再過幾年,我又會忍不住想嘗試。」我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不過話說回來,不曉得能不能再存夠錢去創業。我存了些錢,以防萬一被裁員時可以應急,因為最近每隔幾個月就會謠傳要組織重整。每次看到那些證券經紀商的廣告,說教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得花多少錢,我就後悔沒早早重新創業。除了這個,還有退休計畫。喔!退休,也許到那時候我才可以終於不說:『起碼我還有工作。』而改口說:『起碼我還沒死。』」 〈 作者:戴爾.道頓(Dale Dauten) 譯者:朱孟勳 出版:如何出版社〉



2007/01/15

生命的學習

我本害怕孤單,直到我學會愛自己.



我本害怕失敗,直到我體會不嘗試,則只有失敗一途.



我本害怕成功,直到我理解值得一試,好讓自己快樂.



我本害怕人言,直到我學會,不管如何,人們總會對我有意見.



我本害怕遭拒,直到我學會自信.



我本害怕痛苦,直到我學會此乃成長之必經.



我本害怕真相,直到我看出謊言之醜.



我本害怕生活,直到我體驗其美.



我本害怕死亡,直到我了解它並不是終點,而是開始.



我本害怕命運,直到我了解我有能力改變生活.



我本害怕憎恨,直到我看見無知更糟.



我本害怕愛,直到我心感動,它讓黑夜消褪,進入無限光明.



我本害怕遭人嘲弄,直到我學會如何自我解嘲.



我本害怕長大,直到我得以日增智慧.



我本害怕未來,直到我體悟生命漸次美好.



我本害怕戀愛,直到我知道有一個人可以和你相知相守此生不逾.



我本害怕過往,直到我體會到它已無傷於我.



我本害怕黑暗,直到我見星夜之美.



我本害怕光亮,直到我學會真理給我力量



我本害怕改變,直到我看到最美的蝴蝶尚需在展翅前,經歷蛻變.



害怕只讓人更裹足不前,一事無成;

跨出勇敢的第一步,世界是寬廣的。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