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夢見國中時的導師帶了一群人來到我家
我一個人懼怕,畏縮的躲在浴室的角落
感覺臉上有股奇異的痛楚,伸手一摸
牙齒便一顆接著一顆鬆脫落地
痛極了的我想出門求救,卻清楚的看見那群面孔模糊的人
手上都拿了枝藤條
我是嚇醒來的
醒來後,我決定要在今天
就是今天,要做一件在我心中縈繞許久的事...」
作者簡介: 吳米森
-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New York) 、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電影製作藝術學士 / 媒體藝術製作研究所
- 1995年返台後曾任春暉電影台導演、廣告片製作公司導演、大學兼任講師...影像創作類型橫跨電影(劇情、實驗、紀錄片)、廣告影片及MTV。
- 吳米森的第一部電影《起毛球了》,一部僅以不到兩百萬元成本完成的16釐米影片,在千禧年為台灣電影寫下驚人佳績,不但入選釜山國際影展競賽片、瑞典Goteberg等國際影展,並在製作完成三個月內,成功登陸日本市場,打破本土獨立電影=非商業的迷思。
關於教育改革的現況與未來,眾說紛紜。在種種主張、學說、政策、方向的叢林中,我們想要回到最初、最根本的問題意識。
================================
本片是以「體罰」為主題,觀察並藉此現象關注國民教育種種核心問題,直搗問題的核心。廢除體罰誠然不足以解決台灣目前的教育問題,但這將是一個美麗的起點。<摘錄自媒體封面或內頁>
公視影片紀錄觀點~九命人與看危險心靈書的心得
每個人陳述的相同事件,在表達上就常常發生如同羅生門般的狀況,
想起了我們國中時生活教育競賽時,
有個應該算特例的就是21天好習慣養成條例
就是班及連續3周整潔秩序都排名第一,
就不用再列入競賽評比,
也就是說老師也不會因為學生生活秩序太差被校長請去喝白咖啡,
不知道是老師們有心用這條特例讓我們班因為想要得到榮譽而努力,
還是同學特異的壓抑,使得那3個禮拜我們得到連續第一,
但後來也回歸本來頑皮吵鬧的班級。
21天好習慣養成在學生的學習養成上,
似乎也扮演著壓抑(延遲享樂)和危險心靈的矛盾教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